協助中小學規劃生命教育計劃(2024/25 - 2025/26)- 教師專業發展課程已於2024年11月至2025年3月舉辦12節課堂。
課程涵蓋理論與實踐,層面廣泛,以中華文化作為切入點,涵蓋媒體和資訊素養教育、性教育、禁毒教育、可持續發展教育、生涯規劃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的新機遇等課題。
講者包括兒科專科教授級醫生、康復病童家長、警察談判組督察、禮儀及遺體修復師、電影編導、中華文化專家、生涯規劃專家、初創企業家、價值觀教育常務委員會委員及不同學校代表等分享生活及經歷,由認識生命、尊重生命、至探索生命、欣賞生命。
課程內容、主講嘉賓及學校分享:
課節 | 題目 | 講者 | |
中學 | 小學 | ||
一 | 生命及價值觀教育的理念、特點及發展趨勢:生命及價值觀教育的基本概念 | 高慕蓮博士 | |
吳嘉欣助理副校長、顏加興先生、王桂月女士 (聖保羅書院) | 李栢綸老師 | ||
二 | 生命及價值觀教育的理念、特點及發展趨勢:生命及價值觀教育的發展趨勢 | 嚴志成博士(港島民生書院) | |
徐溯助理副校長 | 岑秀雲老師、陶慧玲老師 | ||
三 | 價值觀教育(包括生命教育)及首要培育的價值觀和態度:關注學生身、心、靈及精神健康 | 鄭育暉博士 梁貴達先生 | |
四 | 價值觀教育(包括生命教育)及首要培育的價值觀和態度:以知識轉移提升學生身心健康 | 楊少詩教授 (香港教育大學協理副校長(學術質素保證)心理學系教授) | |
麥紀鋒老師、賴寶寶老師 | 陳詩敏副校長 | ||
五 | 價值觀教育(包括生命教育)及首要培育的價值觀和態度:中華文化與生命內涵 | 梁超然校長 (寧波第二中學) 胡桂梅女士 (客家糕點師) | |
六 | 價值觀教育(包括生命教育)及首要培育的價值觀和態度:以同理心融入生命 | 朱鳳嫻女士 (編導) | |
徐鳳怡老師 (佛教黃允畋中學) | 林婉欣副校長 (石湖墟公立學校) | ||
七 | 生命及價值觀教育的推行策略: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| 葉蔭榮博士 (「賽馬會鼓掌.創你程計劃」總監(學校) | |
楊庭威老師 (香港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) | 郭偉豪副校長 (佛教林金殿紀念小學) | ||
八 | 生命及價值觀教育的推行策略:創新解難、探索生命 | 蔡明都先生 (香港工業總會香港初創企業協會委員) | |
許嘉誠老師、劉皓晴老師 (皇仁舊生會中學) | 陳浩升先生 (迅科教育中心有限公司) 林淑操校長 (海怡寶血小學) | ||
九 | 生命及價值觀教育的推行策略:仁者不憂、信任支持 / 仁愛自信、抗逆抗壓 | 張健斌警司 (警察談判組) | |
張勵明助理校長、連達曦老師 (中華基督教會桂華山中學) | 梁汝輝校長 (石籬天主教小學) | ||
十 | 生命及價值觀教育的推行策略:如何改善兒童身心健康和腦部發展 / 走出癌病陰霾,積極面對未來 | 葉柏強醫生 (香港大學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曹延洲基金教授) 黃穎琪老師 (癌症康復病童家長) | |
十一 | 生命及價值觀教育的推行策略:生死教育 生命及價值觀教育的推行策略:教學評估 | 伍桂麟博士 (資深遺體修復師及禮儀師) | |
劉曉華副校長、黃思欣老師 (元朗商會中學) | 黃靜雯校長 (中華基督教會基灣小學(愛蝶灣)) | ||
十二 | 生命及價值觀教育的推行策略:生死教育 | 鄒秉恩先生 (價值觀教育常務委員會委員) |
新加入之學校可以瀏覽網上平台參與課堂,教師可獲教師持續專業發展時數。
活動精華圖片: